红色尖叫饮料爆红,难喝却成2025年新宠


红色尖叫:从最难喝饮料到2025年新宠

摘要:难喝却成潮流,红色尖叫的逆袭之路

你可能想不到,曾经被网友们评为“最难喝饮料”的红色尖叫,竟然在2025年成了新宠。限量复刻、社交媒体热议、养生热潮……这些因素让它成功翻红。

难喝饮料的轮回:从东方树叶到红色尖叫

东方树叶的成功案例

几年前,网友们自发搞了个“最难喝饮料TOP5”评选,崂山白花蛇草水、东方树叶、格瓦斯、黑松沙士以及红色尖叫这五款饮料“光荣”上榜。其中,东方树叶让所有人看走了眼,随着无糖饮料热潮的涌起,它竟意外翻红,如今已然稳稳占据农夫山泉第二增长曲线的首位。

红色尖叫的重生契机

风水轮流转,这次幸运地接住这波巨大流量与商机的,是同样出自农夫山泉集团的红色尖叫。去年8月,在尖叫品牌上市20周年之际,伴随着网友们“千呼万唤始出来”的热情,农夫山泉官宣复活了这款早已停产的红色尖叫。在电商平台限时返场10000箱,零售价550ml*15瓶/75元,每瓶5元。二手平台上,红色尖叫被炒到天价,据卖家介绍:“这是20周年的限定款,有收藏属性,不是拿来喝的。”

猎奇与怀旧:红色尖叫的流量密码

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

尽管红色尖叫的味道并不为所有人所接受,甚至被一些人描述为有着“腐烂草根味”,但这种独特性反而让它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。消费者们对猎奇食物的兴趣,使得难喝这一特质转变成了吸引流量的关键因素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,关于红色尖叫等“难喝饮料”的各类帖子热度颇高,即便它已经停产,江湖中依旧流传着关于它的种种传说。

年轻人的亚文化表达

难喝饮料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,突破了味觉体验的单一维度,被赋予社交符号、情感载体、亚文化标识等多重意义,最终形成一套具有群体共识的互动规则与价值认同。尤其伴随着各种挑战的涌现,“难喝”渐渐转化为成为一种社交货币,让喜欢的、不喜欢的,喝过的、没喝过的都对这款饮料来了兴趣,进而期待其能够重见天日。

养生与功能饮料的新趋势

升级后的红色尖叫配方

红色尖叫的再度走红,还与当前的养生热潮有关。升级后的红色尖叫,除了含有电解质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等成分外,还特意添加了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粉,在养生营养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。这些成分不仅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,也使得红色尖叫更加符合当下市场的需求。

白领与上班族的新选择

有趣的是,红色尖叫在设计之初,就将白领、上班族、脑力工作者作为目标消费群体。当下,“脆皮打工人”从网络玩梗转变为现实写照,这些因素看似都为红色尖叫的全面“复兴”营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随着职场压力的增加,这类标榜提神醒脑功能的饮料越来越受到白领和上班族的喜爱。

未来展望:难喝饮料的文化价值

互联网文化的推动作用

总结一下,互联网文化对难喝饮料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正如时尚是个圈,饮料界同样如此,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沧海遗珠重新被冲上岸。红色尖叫的爆红不仅仅是因为其产品本身的特性,更是因为顺应了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借助了互联网文化的传播力。

消费者的情感共鸣

红色尖叫重新出现在货架上,有人为了猎奇尝试,也有人专门找它,只为重温当年第一次拧开瓶盖时那股 “说不清道不明” 的草本味 —— 那味道里藏着2000年代的夏天,藏着课间操后的满头大汗,藏着和同桌偷偷交换饮料时的窃笑。商家愿意把这些老味道找回来,既是对市场的回应,也是给时光留了个出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港澳通行证办理需要多久?
CS:GO——投掷物究竟该怎么丢